张缘睿,1982年出生在重庆渝中区大坪,从小学习舞蹈,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2002年到日本,多次参加比赛,拿到了日本芭蕾舞最高奖桂冠。2004年摘得全日本最高级别芭蕾舞比赛冠军。他带出来的学生频频获奖,俄罗斯、巴黎、新西兰等地都有他的学生。现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依托舞蹈,促进家乡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追随表姐,他与舞蹈结下一生缘
1982年,张缘睿出生在渝中区大坪,小学五年级时,报读了重庆艺术学校学习民间舞。说起学舞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张缘睿的表姐。
“小时候,我在表姐家长大,一直跟着表姐玩,后来表姐考上北京舞蹈学院。”张缘睿说,他当时还小,很想跟着表姐一起去北京。家里人就逗他玩说,你要跟姐姐去,就去学舞蹈吧。
于是他真的去学了,“为了追随姐姐的步伐,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9岁时,张缘睿第一次登台表演舞蹈,当时正值重庆市歌舞团成立一周年,他跳了一曲《拉网小调》。后来作为代培生,进了歌舞团当了一名小演员。
“第一次登台感觉特别棒,台下的观众看着你跳舞,为你鼓掌、呐喊,我挺享受这种感觉的。”张缘睿回忆道。
对于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来说,在重庆艺术学校学舞是异常辛苦的。
张缘睿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练早功,七点吃早餐,一周只能回一次家。尽管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本来最开始只是因为表姐才去学习舞蹈,到后来他是真的爱上了舞蹈。
在艺校学习的第二年,张缘睿从一个同学处了解到,北京舞蹈学院在成都招生,于是就前去应考。“当时心想,终于有机会能到北京去找表姐了。”
当时竞争很激烈,仅成都一个考点就有两三千人报名,而最终只有不到百人能通过考试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经过初试、复试,张缘睿成功入选,在经过几个月的忐忑等待后,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此时妈妈舍不得他,一再让他考虑清楚,要不要去北京,因为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而张缘睿坚定地说要去。
他只想做一名好的舞蹈演员
1995年,13岁的张缘睿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开学后,他意外地发现被学校分到了芭蕾舞专业。“之前在重庆学的是民间舞,开学时,我去民间舞教室找不到我的名字,一下就蒙了。”张缘睿告诉记者,“别说学习芭蕾舞了,在那之前,芭蕾舞表演总共也就看过两次。”虽然内心有些担忧,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学好芭蕾舞,但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刚进校时,指导老师问大家,学习舞蹈的目的是什么,其他同学都回答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只有张缘睿不敢那么说。他说,希望当一个好的舞蹈演员。
张缘睿进校时,表姐已经毕业,在中国歌舞剧院工作,会经常来看他,给他打气。“芭蕾舞的学习虽然比民间舞要简单一些,但是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动作,相比而言,非常枯燥。”尽管如此,为了自己的舞蹈梦,张缘睿一直在坚持。
毕业后,张缘睿没有工作,当时表姐已经去日本发展,他没事也就去日本散心,正好遇上了日本大阪的“神户全国古典芭蕾舞大赛”,日本芭蕾舞领域最权威的比赛。
抱着玩一下的心态,张缘睿报名参加了这个比赛,结果获得了第三名。当时男子组只有他一个中国人。这一下给了他信心和勇气,也产生了到日本发展的想法。
回国后,张缘睿去广州舞蹈团工作了一年,进团后,他遇然遇到一位老前辈,没事就向这位老师请教,后来才知道,他是中国芭蕾舞的元老级人物。在老师那里,他看到了平时极少能看到的舞蹈资料带,受到了很多启发。
摘得日本芭蕾舞最高桂冠
2002年,张缘睿再次来到日本,进了表姐夫开办的“田中俊行芭蕾舞团”。当时表演不多,就天天排练,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我这么苦练,就是为了踢馆做准备。”张缘睿笑着说。
第二年,张缘睿参加了大阪全日本芭蕾舞比赛,拿到第一名。后来,他不断去踢馆,先后在东京、名古屋、神户都拿过第一名。此时,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一定要再去参加当年只得了第三名的“神户全国古典芭蕾舞大赛”。
2004年,张缘睿终于在这个全日本最高级别的芭蕾舞比赛中拿到冠军。因为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张缘睿在业内的知名度渐渐提升,不少学校以及东京的演出团体纷纷找上门,邀请他去演出。
如今,张缘睿开始转向教学领域,开始招生教芭蕾舞。他带出来的学生频频获奖,很多学生去了俄罗斯、巴黎、新西兰等地。在他教的业余班上,也有一些中国学生。而在他心中,一直希望能与家乡重庆,在舞蹈艺术上进行交流。
![](http://www.cq5135.com/oledit/UploadFile/20171/2017116746469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