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息化发展多项技术指

来源:重庆大渝网  浏览:731次  时间:2019-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天津、重庆、湖北、山东位列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前10名。
报告指出这些地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制定实施数字化规划和行动计划,整体推进信息化创新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全国前十榜单中,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入围的省市。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产业指数”、“产业数字化指数”、“信息基础设施指数”这三项考核PK中,重庆均进入全国前十。
一份份榜单的入围,无疑是对近年来重庆信息化发展的一份肯定和激励。重庆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背后,也是重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的种种努力。
重庆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要支柱
近年来重庆市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重庆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360.5亿元、增长13.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6%,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亮点。
在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和数字经济不断创新提速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设成果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场景。
重庆突出大数据智能化重庆与多家智能企业“牵手”
在首届智博会上,谷歌、微软、英特尔、西门子、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浪潮、紫光等500余家企业机构来到重庆,最终签约重大项目501个,合计投资约6120亿元人民币。所签项目覆盖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工厂、智慧总部等众多智能产业和智能化应用关键领域。
去年重庆申瓯通信信息化通信产品销售量上升为重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改造升级!另外重庆签约联合微电子中心、比亚迪汽车电池等大数据智能化项目3919亿元。同时,华为以智能产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能化应用为重点,与重庆市政府开展深度合作。阿里巴巴、腾讯纷纷将西南地区总部落户重庆,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产值增长均超过20%。去年,重庆还大力推进了智能制造,推动203家企业实施了智能化改造。
落户于两江新区的阿里云创新中心。
今年5月底,阿里云创新中心(重庆)将正式投用,并计划三年内孵化出100余家中小型数字经济企业。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也即将开建,建成后将成为西部最大单体数据中心。
5G来了!重庆拨通首个5G电话建千个5G基站
随着4月28日重庆第一个5G视频电话接通,重庆5G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作为全国首批5G规模组网试点的六个城市之一,今年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推进5G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国内率先实现5G规模部署和商用,推动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今年年初,重庆第一台5G无人驾驶巴士在重庆移动内部开始了试运行,这也意味着重庆无人驾驶巴士正式开始投入测试使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摄
今年重庆将建成1000个5G网络基站,打造一系列5G应用示范场景,在城市、环保、交通、制造、农业、旅游、教育、医疗、安防和能源等领域开展5G应用。5G终端设备也有望今年下半年上市,届时,重庆市民将可以用手机等体验5G。
互联网+政务“渝快办”亮相数字峰会
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渝快办-重庆政务掌上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作为重庆展馆的“名片”,在此次峰会上精彩亮相。
在重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16个方面的500多项服务事项,在“渝快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都能实现“指尖触达、掌上通办”。目前,“渝快办”已集成全市58个市级部门、3600余项政务数据资源,上线政务服务共564项,日均办件量超过10万件。
截至目前,“渝快办”总办件量已突破3000万,成为全国上线数量最多、服务渠道最广、效能监管最严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之一。
“数字重庆”的未来蓝图这样画
4月9日,重庆通过了《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坚定不移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将来,重庆将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深度发力,加快建设市级数据中心和数字重庆云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进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推动5G规模化商用基站建设,实施一批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政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到2020年,重庆将实现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协同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产业提质全面融合、基础设施全城互联,成为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
同时,重庆还有这些与数字信息发展密切相关的目标:累计推动2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改造升级;累计推动1600家企业建设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累计建设、认定50个智能化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
累计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30家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